如何看待幼儿园不教知识了?不提前学小学知识,家长的焦虑如何消解?
01
3-6岁的小朋友在幼儿园不用刻意提前学知识了,不应该是普大喜奔吗?
今天处心积虑灌输给学龄前孩子的那点抽象知识,适龄后学习起来要容易得多。专业的政策交给专业的人来制定,这么个泱泱大国,引导幼儿教育回归初心是有原因的;「幼儿园去小学化」是有科学理论基础的,不是拍脑袋的空想。
但是大家也许仍有疑惑:
我不抢跑其他家庭抢跑,我的孩子进不了好的学校、入学建立不了学习自信心,将来如何有把握冲刺高考?
再说,我也不是要抢跑,同样的时间,孩子也可以玩中多学点,为未来早做准备呀。
每个孩子节奏不同,那怎么知道我的孩子不是适合提前学习的孩子呢?
人们说,不要用单一价值观来度量人生,可是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学而仕则优呢?
所以这里的焦灼点,不在于人们不知道「幼儿园去小学化」科学与否,合理与否。
而在于在培育孩子上,想要多一些优势,更有把握一些。
02
我们越是说人生不易、挑战良多,家长就越想为孩子多铺点路,多创造点条件。毕竟今天父母还年轻,还有精力体力,未来不可确定,谁知道还能帮孩子多少呢?
我们的祖祖代代,经历过患难的年代,也许那些忧患的基因仍深深地刻在我们的骨子里。吃着汉堡可乐,在镜面装饰的高楼里吹着空调连接网络,我们登高眺远,仍觉得眼前迷雾重重。
我们看不清未来,这又会徒增多少当下的焦虑。
总得做点什么吧?
我们有时候喜欢傻子,他们最能及时行乐,又不过度担忧;我们又喜欢真正的智者:唯上智与下愚不移。我们不是上智,也不甘下愚。所以我们飘移。
a
幼小的孩子、天真的眼神,原是能够平复我们心灵的,又让我们再生新的焦虑:他们如此美好,我们想要给他们最好的将来。
要去最好总是有一些代价的,那就让我们牵着他们走向这些代价吧。
我们送他们入学堂,希望师傅严一点,再严一点。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,不如及早就狠下心来,早点开始总不有错。这些代价将成为他们将来的保障,有保障总比没有保障好。
那些说早一点不如晚一点的人,他们凭什么这么说?
03
关于学习,有几样是非常重要的:
1、自发的学习意识
学习自发性其实是天生的,但每个孩子感兴趣的领域不同——不一定是占主流的社会标准最为认可的。
我们也可以把这个理解为「自己要学」,这个非常有力量,就跟一个种子要发芽一样不可阻挡。自发的学习意识,表现程度也与心智的发展程度相关,在小学时可能是孩子能大体听老师的指令、遵守大约的规则,比如上学不迟到等,他们不一定能清醒地意识到学习的目标和意义,但大体上能跟上学习的节奏和步伐即可。
到了中学阶段,有的孩子就再度觉醒,有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自推力。有的孩子还要晚一些。有的人到了青年阶段才开始发力。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节奏。
2、专注力
能够全身心地投入,就会调动所有的内在力量,获取必要的辅助知识,以帮助抽丝剥茧、追问自己关心问题的源头。专注力是学霸与学渣在相同的单位时间所产生效率的差别。
拥有超强专注力的人,在自己想要投入的方向,不受外界打扰,甚至不完全受评分体系的制约。
专注力带来脑流、心流,能够深入连接碎片知识,融会贯通。专注力也是需要自我加强,不断体会和深入的,慢慢地就形成了一定的「肌肉」和思维惯性。
3、持久,深入,扎实
如果我们再深入地去想,脱纲去想,会发现,走学习长路的一些素质,多早开始不是最重要的。持久有力更为重要。
这时候我们再看幼儿园阶段,去理解什么是不「摧毁孩子的学习兴趣」「不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」「不破坏孩子的探索热情」。
让他们晚一些,但深入一些,扎实一些。
没有什么不好。
当集体能沉得住气的时候,就会有更少家长急不可待吧?
今日热点
来源:小李广
快讯!福州五城区幼儿园派位结果公布!
来源:福州新闻网
一幼儿园凌晨群发消息宣布破产 家长急了:学费还没退
来源:广西新闻频道微信公号
北京2021年高考网报正在进行中 这些细节需注意
来源:新华网
“弄弄子”“打工人”“尾款人”…这些热词描绘的是不是你的生活
来源:扬子晚报
武汉大学百余新生稻田里开启劳动思政课
来源:中国青年报
职教精准扶贫的“天津之路”
来源:中国青年报
“蓝领”月薪超大学生:学习能力是关键
来源:光明日报
提高体育美育分值 是否回到应试老路
来源:中国青年报
80后垃圾分类达人8年踏遍百余小区量身“定制”分类方案
来源:北京青年报
关不得、管不好? 校外“小饭桌”治理陷拉锯战
来源:半月谈网
信息太乱,选择太难,焦虑太多……这届家长太难当?
来源:《半月谈》
高校六男生成立自习群全部保研 已获奖学金11.6万元
来源:中国青年网
广西退休教师不舍三名“特殊”学生 重返深山讲台
来源:中国新闻网
直面教师晋升之痛 高校职称评审如何“破”与“立”?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“我要把番茄事业干到底”
来源:人民日报
小学校长的“摔跤”长跑
来源:中国青年报
他们都在操心自己的发际线!年轻人植发真的是刚需吗
来源:中国青年报
缓解“入园难” 减少奋斗青年后顾之忧
来源:中国青年报
98.0%受访者支持学校开展农耕教育
来源:中国青年报
贫困山区女子高中校长反对当全职太太,你如何看待?
来源:广州日报
“不出汗”的体育课该改变了
来源:光明日报
千里求职遭遇“雁过拔毛”!揭秘那些高薪背后的陷阱
来源:中国青年报
预防抑郁年轻化,家庭教育很重要
来源:工人日报
教育部:国家安全教育记录纳入学生档案
来源:中国青年报
大凉山孩子们求知的眼神,有没有打动你
来源:四川在线
90后小伙缘何沦为电信诈骗“工具人”
来源:中国青年报
“中考体育提分”透露啥?专家解读:运动能力受益终生
来源:广州日报
科研助理“扩招”的背后:疫情之下来之不易的10万个岗位
来源:科技日报
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背后:患者每天自问活着的意义
来源:广州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