励志!15岁读小学今年考上本科,大凉山贫困生:沙漠的尽头是绿洲
川报观察记者 王代强
15岁才开始读小学,今年高考考了333分,超本科线8分(四川2020年普通高校藏彝文一类模式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为:彝文专业,文科325分、理科315分)!7月30日,记者在凉山州昭觉县特布洛乡吾口村见到了这位23岁的大凉山励志贫困生吉克古日。
吾口村是贫困村,吉克古日全家8口人就挤住在山上两间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里。因为家里穷,娃娃多,小时候,年迈的父母忙着干农活,吉克古日就在家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,一直没能去上学。
其实,吉克古日看着身边小伙伴去学校非常羡慕,“就想多认识几个字就好。”
15岁那年有一天,吾口村村支书勒普拉且去乡上开会,吉克古日就偷偷地跟在他身后。到了乡上,吉克古日先是直奔乡中心校,趴在教室窗户上听课。这让勒普拉且很触动。他把吉克古日带到学校教导处,说:“这个娃娃想读书!”
学校最终同意将吉克古日编进五年级二班。这个班当时是基础最差的班。吉克古日一个汉字都不会写,更别提做加减法了。
回到家中,吉克古日把自己要上学的消息告诉了父亲,没想到父亲竟然爽快地同意了。“弟弟妹妹也长大了,学杂费也不多,去吧!”父亲说。
“老师从没有放弃我。”吉克古日说,老师从最基础的汉语拼音教起,还让三年级学生来教他乘法口诀。
后来,吉克古日进入昭觉县民族中学读初中。由于基础太差,初二的一次考试,他只得了182分,想放弃读书。但父亲坚决反对。“读书是你自己选的路,咬牙也要坚持下去。读出来,给弟弟妹妹做个榜样!”父亲鼓励他。
吉克古日从此更加发奋。夏天,教室里热得不行,他和两位同桌一起买了一袋小米辣,放在课桌抽屉里。
“学习困了就吃一颗,精神就来了。”吉克古日回忆,就是靠这样的毅力,他的成绩慢慢赶上来了,中考考了358分,全班第三名,全校30多名。
高中三年继续坚持,吉克古日终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高考成绩。而他的两个同桌,也考上了本科。
现在,吉克古日已经填好了高考志愿,都是川内的高校。这几天,他在家里收苦荞、挖土豆,等待录取结果,他打算上大学申请助学贷款。
“家中除了大弟弟在外打工,其余姊妹都在读小学。”他说,弟弟妹妹靠学习走出大山,改变命运,是他最大的期待。
来源:芝麻侃教育
高考结束了!读着最苦的书却只能上最普通的大学?大可不必如此!
来源:来斤土豆
2020高考录取分数线定了,一省大幅上涨,一省原地踏步,家长急了
来源:上岸人的独白
广州制止校园餐饮浪费出新招
来源:中国教育报
高中毕业开网店 大学办起加工厂
来源:中国青年报
南京一所中学的体育老师为何都能当班主任
来源:中国青年报
体教融合 学校和家长一个都不能少
来源:中国青年报
考第一后招聘被取消,别让求职者如此“扎心”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北京中小学:1月30日放寒假,共4周零2天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深化改革,立好教育评价指挥棒
来源:人民日报
北京2021年高考网报正在进行中 这些细节需注意
来源:新华网
“弄弄子”“打工人”“尾款人”…这些热词描绘的是不是你的生活
来源:扬子晚报
武汉大学百余新生稻田里开启劳动思政课
来源:中国青年报
职教精准扶贫的“天津之路”
来源:中国青年报
“蓝领”月薪超大学生:学习能力是关键
来源:光明日报
提高体育美育分值 是否回到应试老路
来源:中国青年报
80后垃圾分类达人8年踏遍百余小区量身“定制”分类方案
来源:北京青年报
关不得、管不好? 校外“小饭桌”治理陷拉锯战
来源:半月谈网
信息太乱,选择太难,焦虑太多……这届家长太难当?
来源:《半月谈》
高校六男生成立自习群全部保研 已获奖学金11.6万元
来源:中国青年网
广西退休教师不舍三名“特殊”学生 重返深山讲台
来源:中国新闻网
直面教师晋升之痛 高校职称评审如何“破”与“立”?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百里挑一还是千里挑一,决定国考难度的是什么?
来源:澎湃新闻
“我要把番茄事业干到底”
来源:人民日报
小学校长的“摔跤”长跑
来源:中国青年报
他们都在操心自己的发际线!年轻人植发真的是刚需吗
来源:中国青年报
缓解“入园难” 减少奋斗青年后顾之忧
来源:中国青年报
98.0%受访者支持学校开展农耕教育
来源:中国青年报
贫困山区女子高中校长反对当全职太太,你如何看待?
来源:广州日报
“不出汗”的体育课该改变了
来源:光明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