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丽三亚 文化共享
在海上读书是什么感受?位于三亚西岛景区的“风吹哪页读哪页”海上书房,给人们提供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。这家特别的海上书房利用三艘废弃渔船改造而成,设置有图书阅读空间、文化沙龙空间、书友体验空间、海洋文化空间。书架上陈列着精心挑选的自然科学、儿童故事、时事政治、文学艺术等类别的书籍4000多册。这里定期举办书友会、阅读知识讲座等活动,吸引游客体验船上阅读住宿,如今已成为西岛的网红旅游点。
海上书房是三亚市探索公共服务领域文旅融合的新亮点之一。近年来,随着三亚被列入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,全市创新机制,推出“演艺+景区”“文化+景区”模式,重点打造三亚千古情、红色娘子军、亚特兰蒂斯C秀、中廖村民族民俗演出等剧目,将废弃渔船改造成西岛海上书房,由珊瑚老屋改造的西岛文创馆、奇思怪想西岛艺术家店,为景区注入文化艺术内涵,促进文旅消费,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。
依托三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,三亚广泛开展公共文化进景区活动。在大东海景区举办的周末音乐汇,每周固定一个主题,以音乐会、演唱会、舞蹈等形式开展文艺演出,成为大东海景区的文化惠民大餐,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。在天涯海角景区附近建立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基地,通过开展非遗研学、亲子互动游、非遗展示展演等活动,带动周边村寨黎族妇女增加收入,形成非遗助力旅游和扶贫工作的生动案例。
为给市民和游客提供更为丰富和便捷的精神文化生活,三亚还在全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设立多个图书外阅点。在位于解放路汽车总站前的三亚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里,不仅有供游客免费领取《三亚地图》《三亚旅游温馨提示》等三亚旅游宣传资料的服务架,还有一处借阅区,书架上整齐摆放了各类书籍,市民和游客可以现场办理借书证借阅图书、选购最新的报刊,受到大家的欢迎。
旅游咨询服务中心、24小时自助图书馆、流动图书站、数字影院……近年来,三亚已建成市图书馆、市群众艺术馆、市美术馆、市非遗体验中心、149个村(社区)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、304处不可移动文物点、17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、79个流动图书站、9个旅游服务咨询外阅点和2个报刊外阅点等,初步构建起了市—区—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。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,三亚市公共文化产品不断丰富,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,一幅“美丽三亚,文化共享”的画卷正在鹿城大地铺展开来。
来源:新京报网
上海豫园掀起“新国潮” 激发文化消费潜力
来源:中国新闻网
秘鲁特色民间艺术品“应疫而生”
来源:环球时报
文旅部:拟确定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
来源:中国新闻网
探访清迈纸伞村
来源:新华网
时隔近8个月秘鲁马丘比丘重新开放 游客数量设上限
来源:中国新闻网
日本上野动物园诞生大象宝宝 为1882年开园来首次(图)
来源:中国新闻网-国际新闻
携手共“进” 开放共赢——写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
来源:新华网
第六届中国诗歌节在成都开幕
来源:中国新闻网
福建尤溪:诗意桂峰 晒秋人家
来源:新华网
美丽山村开启金秋画卷
来源:新华网
碧波之上,涌动珠海故事
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
将军桥上的身影
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
秋日漫游北疆
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
俄罗斯人在墓碑上“写人物传记”
来源:环球时报
文化和旅游部:要围绕主题主线抓好文艺创作
来源:新华网
内蒙古黄河沿岸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
来源:新华网
北京:秋日赏叶 乐享周末
来源:新华网
航拍江西南昌城市“花海公园” 数百亩鲜花绽放引客来
来源:中新网
候鸟共秋舞翩跹
来源:人民日报
西安:草莓音乐节古城唱响
来源:新华网
维也纳中央公墓,元首与百姓同眠
来源:环球时报
中国电影博物馆完成IMAX激光放映系统升级 传奇观影圣地继续呈现光影魅
来源:环球网-文旅频道
上海:观赏地肤正当时
来源:新华网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亮相恭王府
来源:中新网
内蒙古阿尔山市在京推介旅游 展示北疆城市风采
来源:新华网
2020年双西合璧系列活动之第十六届西溪听芦节11月2日开幕
来源:新华网
日本放宽对韩国、新加坡等多国及地区的旅行限制
来源:中国新闻网-国际新闻
我的芦花情
来源:环球网-文旅频道
雪后的嘉塘草原
来源:新华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