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年壮汉查出肠癌,8次化疗2次转移!警告:这些肠癌信号别忽略
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,肠癌已成为肿瘤发病率第三名,仅排在肺癌、胃癌之后。
在临床上,肠癌如果能在早期得到诊断和治疗,患者5年生存率约在90%。可一旦到了晚期,5年生存率就只剩下10%。
指导专家: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李永强
01 确诊直肠癌,他保住了肛门
谢先生57岁,广西灵山县人,正是家里的顶梁柱。2013年2月,原本身强体壮的他开始出现大便异常,变细带血、一天3遍,持续了2个月。但由于没有其它症状,他以为只是吃坏了肚子,没有多大在意。直到后来出现持续腹痛、腹胀,忍无可忍才到当地医院就诊。
一检查,结果让他震惊了——“直肠腺癌”。
谢先生住院后,随即进行了手术及三期化疗,并且成功保住了肛门。
原以为今后的日子会风平浪静,可癌症实在太顽固,竟又卷土重来。
02 两次转移,死马当作活马医
2019年,谢先生的左侧手脚越发无力,持续长达1个月。8月他回医院检查,发现多项肿瘤指标异常。
进一步行CT、彩超等检查后,医生确诊为“肠癌术后化疗后双肺转移”。
医生先给予谢先生Cape OX方案化疗三个周期,好不容易熬过了化疗,检查结果却让他更加绝望:肺部病灶无消退,化疗失败。
失去信心的谢先生此后一个月未再遵从医嘱就诊,直到他出现了干咳症状。
在家人的鼓励下,他重新走进医院,新的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:头颅CT结果提示,考虑脑转移瘤。
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,谢先生决定尝试靶向药。
03 治疗2个月,病灶大大缩小
经肿瘤综合治疗中心讨论,他接受了予贝伐珠单抗+5-FU/LV方案(贝伐珠单抗300mgd 1 5-FU1000mgd 2-6 LV300mg d2-6),化疗两个周期。
幸运的是,经过2个月的靶向治疗,他的病灶得到了控制,大大缩小,症状均有减轻。直到现在,谢先生仍在规范化治疗,病情尚未出现进一步进展。
精准医疗是当下的“潮流趋势”,对比化疗,患者会觉得它“指哪儿打哪儿”,效果更好,所以也有很多患者和家属质疑: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用靶向药呢?放疗化疗是不是为了赚钱?
其实,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。
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用靶向治疗?
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靶向药的作用机理。
靶向药可以阻断基因到蛋白的表达,由于每种药作用的位点相对单一,所以副作用会比较小。但靶向药也有缺陷,通常肿瘤患者会有多个突变位点,而靶向药只能“打靶”,使癌细胞不能复制增殖,不能直接杀死癌细胞。
这相当于一场“拉锯战”,治疗过程中,癌细胞不会乖乖等着被消灭,总会有一些漏网之鱼出现“耐药”,一旦耐药,这种靶向药的作用就明显下降,甚至无效。
临床上,一般推荐先做化疗测序,了解机体对特定化疗药的效果强弱、是否会耐药、是否会有过于强烈的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等等。
然后,患者再进行化疗,挑选副作用尽可能小的药物,精准地杀死癌细胞。最后,再有的放矢地进行靶向治疗,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化疗的次数,减少化疗强度,而且不容易出现耐药现象,从而达到一个更为理想的效果。
所以,对于肿瘤的治疗,千万不要盲目随从,而是要用科学的手段去对待,选择适合自己的疗法,这样才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结果。
再回到开头提到的肠癌,这几年发病率可以说是一年比一年高,但大众对它的了解不足,一些前兆也不自知,从而延误了治疗。
一天3次大便和3天一次大便,哪个才是肠癌?
张先生在确诊肠癌前,出现了一天三次大便的情况,因此有人疑惑了,难道一天多次大便会是肠癌信号?那三天一次大便呢?
排便异常是肠癌的典型表现之一,也是判断肠癌的重要参考。一般情况下,一天排便1~2次是最好的,但由于排便可受饮食、生活习惯、体质等因素影响,所以只要没有排便困难、明显拉稀、便血等情况,一天3次大便和3天一次大便都是正常的。
但是注意,如果长时间一天排便次数大于3次,或者一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,甚至根本没有粪便,只是排出一些粘液、血液,有排便不尽的感觉,或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,以及大便形状发生改变,则需要当心肠癌!
这些也是肠癌的常见症状
除了排便异常,还要格外警惕是否有便血的症状。有超过80%肠癌患者会出现便血,容易和痔疮混淆,要注意区分。
腹部隐痛也是肠癌的突出表现之一,随病情发展,痛感加强,可从阵发性发展为持续性,并伴有腹胀。
发展到后面,因为肿瘤会消耗大量的能量,所以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大幅度消瘦、贫血、疲乏无力等。
如果出现上述这些表现,很可能是肠癌作祟,建议及时就医。
建议:肠癌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大肠癌筛查
相关调查显示,83%的结直肠癌患者首次确诊时都处于中晚期,44%的患者已出现肝、肺等部位转移,而这对治疗和预后非常不利。所以,建议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,除了关注症状,还要定期进行肠癌筛查,尤其是肠癌的高危人群:
·40岁以上人群;
·家族里有肠癌病史,尤其是一级亲属;
·大便习惯发生改变、大便出血、大便性状发生改变;
·大便潜血阳性;
·有肠道腺瘤史或者癌症史;
·符合以下任意 2 项的人:慢性腹泻、慢性便秘、黏液血便、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、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、长期精神压抑。
建议以上人群,无论是否有症状,都要定期进行筛查。
肠癌筛查可由简到繁。
一开始可做大便潜血实验、肛门指检等,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,需再做肠镜排查。
肠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形态,对于肠癌的灵敏度可达89.23%,准确度可以达到99%,还能直接取组织做病理活检,这是诊断肠癌的金标准,帮助医生判断类型以及发展阶段,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。
肠癌发病率高,早期诊断率低,所以为了更好的防患、抵抗它,平时要多关注自身健康,定期筛查,发现异常,及时检查治疗。
*本文真实病例仅供参考,如需治疗请咨询医生,切勿自行用药
参考资料:
[1]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.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(2020年版)[J]. 中华外科杂志, 2020(8):561-585.
[2]潘思远, 房静远. 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现状和前景[J]. 胃肠病学, 2019.
[3] 1天排便几次才正常?异常排便是恶癌先兆.人民网.2015-08-15
[4]我们对结直肠癌了解太少了!.健康时报.2020-09-18
未经作者允许授权,禁止转载
今日热点
来源:生命时报
排便时出现4种“信号”,可能是肠癌来临的表现,趁早去查一下
来源:祥光堂养生圈
17岁少年肠癌晚期,医生直言:半年前出现这个症状,早该查查了
来源:壹号专家健康说
Blood:HCT后CD4+T细胞重建可预测急性GvHD患者的存活预后
来源:梅斯医学MedSci
意大利可能在去年夏天已有新冠肺炎传播?这四则新闻值得细品
来源:南方PLUS
【领冠之路】自制覆膜支架处理冠脉破裂
来源:哈特瑞姆心律之声
沈琳教授:中国消化道肿瘤领域年度进展
来源:医脉通肿瘤科
研究发现辅助生殖技术不会增加患卵巢癌的风险
来源:医伴旅
在口罩上喷银离子抗菌液杀新冠病毒?专家:缺乏科学依据
来源:豹耳健康
如何帮助再障病友调节心理?
来源:北京军科干细胞研究院
较真|肺癌化疗死得更快,不如不做?错!化疗地位不可替代,理性看待副作用
来源:和睦家启望肿瘤中心
【健康】这种饮品火了!不含糖、不长脂肪?听听专家怎么说
来源:运城市第一时间
瑞金新技术(九)|胸部CT三维重建辅助肺小结节手术规划
来源:瑞金医院
【更新】辉瑞疫苗最终保护力达到95%!附上市疫苗保护力比拼表
来源:医学论坛网
梅奥诊所改名!“妙佑医疗国际”来了
来源:医学论坛网
【慎入!】一篇便便的自述
来源:春雨医生
中国最缺的不是儿科医生,而是……
来源:南都周刊
塞内加尔出现不明原因皮肤感染 2天内感染人数增至近200人
来源:海外网
注意注意!“六条新风尚”成为新流行
来源:江川区妇联
医保还能二次报销?看病省钱报销全攻略
来源:癌度
吃坚果坏了事!中年女子“有口难开”
来源:湖南省胸科医院
(图文互动)西宁:小小药品售卖机 便民利民大举措
来源:新华社新闻
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丨癌症防治共同行动
来源:西安市卫生健康委
连续发现阳性进口冻品,厦门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疫情管控
来源:界面新闻
心灵之窗丨疫情期间助你告别视疲劳
来源:西安市卫生健康委
“无症状感染者”如何预防?
来源:西安市卫生健康委
你对抑郁症的误解,可能会压垮一个人
来源:九行
“辣椒抗癌、防心血管病”这件事是真的吗?
来源:健康界国际
【研讨现场实录】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评估和管理|朝阳读书报告会
来源:哈特瑞姆心律之声
不论男女,嘴巴若有3个异常,胃已“千疮百孔”,很多人都不注意
来源:王桂真营养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