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秘海南潭门镇,千年渔港南海之门,南海历史风云的见证者守护者!
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,一千多年以前,渔民就在此安居,从最初的水上渔家,到依岸而居,进而形成了渔村,一代一代的渔民不间断地建设,发展成为今天能停靠上千艘大小渔船的港口。
这是一个英雄的小镇,在那个没有精确的航海图标和卫星定位系统的年代,渔民们靠一副罗盘,一本航海经《更路簿》,凭借骨子里的那股闯劲,硬是活生生地在南海里闯出了一条生路。
这个小镇就是海南省琼海市一个滨临南海的小镇-潭门镇。
潭门镇不大,只有89.5平方公里,有着长18公里的海岸线,辖14个村委会,220个村民小组,常住人口约3.1万,居民多为渔民,以南海远洋捕鱼为主要产业。
潭门镇拥有海南岛唯一天然的深水良港-龙湾港,以及被国家农业部认定的国家中心级渔港-潭门镇中心渔港。
潭门镇距琼海市区20公里,南邻博鳌镇,距博鳌镇仅9公里。然而,与赫赫有名的博鳌镇相比,潭门镇有些落寞冷清。
在来潭门之前,潭门的朋友骄傲地给我介绍着:潭门镇的渔民从古至今就是西沙、中沙、南沙(三沙)的主人,是渔民们把三沙与中国联系起来。没有潭门镇就没有三沙,更没有今天的三沙市。千年间,渔民们不间断地出入南海群岛,世世代代在风浪的大海里讨生活。他们对南海的情感至深,过去看作“祖宗海”,现在视为“责任田”,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彰显中国的海洋主权,书写了一段南海历史。
朋友说,潭门镇每代渔民手上都有祖上传下的《更路簿》,记载了南海一带每一处暗礁的准确位置。这是一部老船长代代相传的航海地图,是潭门人用命换来的航海经。
早就汉代,潭门渔民的先祖们就开始探索神秘莫测的南海了,开始在近海探索。从宋元年间开始,每年冬季11月-12月,东北风起,潭门渔民们便驾船南下,绕过暗礁,战胜急流,斗海浪,躲风暴,驶向远海的三沙。航行西南中沙,对潭门渔民来说是小菜一碟。只要风力和风向合适,驾帆船从潭门抵南沙五百二十多海里仅需四昼夜。渔民们在珊瑚礁中潜水作业,捕捞苏眉、石斑、龙虾、海参、砗磲等珍贵鱼虾贝类海鲜。第二年的清明谷雨期间,西南风起,满载而归。
沿着潭门镇中心渔港的小路慢慢行走,只见许多渔船整齐地排着队伍,停泊在岸边,颇为壮观。如今,整个潭门镇还保留着200多艘渔船,捕捞仍是当地主业之一。空气中,随风飘来的是淡淡的海腥味。朋友介绍说,潭门港常年停有大批渔船,有的卸货,有的添加补给,有的检修。
在潭门镇,目光所及,都是大海的元素。古朴建筑与港口停泊的渔船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。船木色的路灯杆,就像一根根桅杆,在瞭望着大海;船舵、救生圈、船桨、铁锚、贝壳、龙虾、水鸟……老渡品、望夫台等古迹依然保持着原汁原味。
据了解,在潭门镇的海岸线上,粗糙的珊瑚沙滩下面,有一片绵延3公里,平整、宽阔的大礁盘,最远处距离岸边有1公里远。每月农历初一、十五前后,下午四五点钟,海水大退潮,礁盘半露水面,最深处刚刚及膝,这是潭门民众最开心的时刻,他们只需卷起裤腿就能到礁盘里捡公螺与割蚵等海产品,赚钱养家致富。
潭门蕴藏着深厚的海洋文化,是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南海航道更路经”、“祭兄弟公出海仪式”和“鲤鱼灯”等海洋文化的发祥地。每年8月,潭门都会举办赶海节,渔民们开捕祭海,祈求保佑人船平安,获得大丰收。很多游客都会慕名前来感受传承千年的南海渔耕文化,体验赶海拾贝、织网捕鱼,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和海鲜大餐。
在海南有一句顺口溜就是玩在三亚,住在琼海,吃在潭门。因此,来潭门旅行,一定要品尝来自南海的肥美海鲜。游客可前往海鲜市场挑选海鲜,然后选一家店进行加工。龙虾、红口螺、海蟹、鲍鱼和海参是最受喜爱的。这些鲜活的鱼虾,仅用清水煮一下,原汁原味,美味无比,让你终身难忘。
来潭门旅游,中国(海南)南海博物馆一定得去打卡。博物馆集收藏、展示、教育、保护、科研、交流于一体,从多角度、多层面展示宣传南海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。
2008年,潭门镇评被为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。
2010年,潭门镇被评为“全国文明渔港”。
2015年,潭门镇被评为“全国文明村镇”。
2016年,潭门镇被评为“全国特色景观名镇”。
2017年,潭门镇被评为“国家级最美渔村”。
文图/纳兰小鱼 小午
来源:国是直通车
比青岛景美!比三亚凉爽!绝美小岛上海鲜管饱,免费开放
来源:一月讲历史
浙江温岭小渔村日渐走红,石头屋披上了五颜六色的外衣,太梦幻!
来源:鸭鸭爱生活
海南最豪华的大屋,前世富丽堂皇,今生破败不堪
来源:豆小蔻
洁白如玉的白雪,喜庆祥和的灯笼,纯美梦幻的童话世界
来源:独往者H
初见横琴
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
安徽庐江有片“水上森林”:候鸟爱上大汉塘
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
广东这个小镇藏着一条银行街,500米长街上曾拥有6家银号
来源:river2014大河
山西这座寺庙以“三怪”闻名 国宝18罗汉头像 流失海外又回归故里
来源:乱码的旅行故事
浙江省有一座“尴尬”的城市,名字很简单,但90%的游客都会读错
来源:刘小顺
上海闹市区有座百年法式园林,免费开放,还能见到魔都第二大梧桐
来源:麻小薯旅行馆
浙江有一座1700多年的古寺,曾是五山十刹之一,却几乎没有游客
来源:冷月印记
被誉为“万国建筑博物馆”的鼓浪屿,到底还值得去吗?
来源:冷月印记
莆田不仅有湄洲岛,低调佛寺位列福建四大丛林,石塔800年不倒!
来源:鸭鸭爱生活
广东潮州牌坊街,即将消失的老理发店,探寻美发60年的变迁
来源:张艺摄影
“二叔公”文化到底是什么?一篇教你前世今生
来源:暴走姐妹花
广州珠江边洋气小岛,遍布别墅洋楼教堂,景色可以和上海外滩媲美
来源:一路南风
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将变花园?法国斥资2.5亿欧元改造
来源:中国新闻网
秀容书院赋
来源:环球网-文旅频道
西藏:冰封多庆错
来源:新华网
用首富豪宅做图书馆,这个城市够胆量!
来源:暴走姐妹花
福建泉州三大冷门景点,第二个叫金鱼巷,名称却和古代官员有关
来源:一路南风
北京自然博物馆实现立体化展陈 让观众畅享大自然神奇之旅
来源:人民日报
沈阳故宫“摆驾”国博 邀你饱览宫廷珍宝
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
纸·艺
来源:人民日报
水清湖秀生态美
来源:人民日报
广东相当尴尬的县城,几大“名产”名扬四海,但县城名字却少人知
来源:朱桀的行走笔记
西安原样迁移至市中心的建筑,其存在价值居我国同类建筑之首
来源:朱桀的行走笔记
河北最容易读错的5个地名,不熟不怪你,最后一个念错不应该
来源:图说故事520
内蒙古这座“城寺结合,人佛共居”的庙,到底有什么神奇
来源:刚行路上